开云平台官方入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快速登录

一步迅速开始

pdms培训&项目数字化360网
查看: 1159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相钢2205的材质特点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16:2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语
      双相不锈钢因其特殊的组织结构,同时具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特性。与前者相比,它韧性好、耐晶间腐蚀性能优异、焊接性能良好;与后者相比,其强度、耐晶间腐蚀、耐应力腐蚀、耐疲劳腐蚀等性能都显著提高。因此,双相不锈钢被广泛应用于海岸平台、油气生产、化学容器、造纸工业工业领域等。
双相不锈钢·介绍
        组织中主要含有铁素体的不锈钢称为铁素体不锈钢,如图l-l(a)所示;组织中主要含有奥氏体的不锈钢称为奥氏体不锈钢,如图l-l(b)所示;组织中同时含有铁素体和奥氏体,且两相的含量各约占50%,这种不锈钢称为双相不锈钢,如图l-l(c)所示。
        双相不锈钢铸件的显微结构是沉淀的奥氏体相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双相源于这种钢材具有平衡的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显微结构。相的平衡可以通过合金成分来控制,铁素体平衡元素为Cr、Mo和Si;奥氏体平衡元素为Ni、C、Cu、Mn和N。
        人们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双相不锈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1935年法国人首先申报成功一个双相不锈钢专利开始,经过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努力,双相不锈钢的研宄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代。
        美国40年代生产的以329钢为代表的第一代双相不锈钢,该钢材高含Cr和Mo,耐蚀性能良好;第二代双相不锈钢为含N不锈钢,其典型代表是18Cr型、22Cr型以及25Cr型;第三代双相不锈钢是80年代发展的超级双相不锈钢,其特点是含碳量很低,高含Mo和N,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
        双相不锈钢的元素组成:Cr:20%~29%;Ni:1%~7% ;Mo:1%-4%;N:0.15%0-0.25%。按照元素类型划分,双相不锈钢可分为Cr-Ni和Cr-Mn-N两个系列。不过,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双相不锈钢是Cr-Ni系。
双相不锈钢·组成成分
        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组织结构决定了材料的性能。双相不锈钢微观组织主要是铁素体和奥氏体,还包括其它微观结构,如χ相、σ相、碳化物和氮化物等。下面从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方面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评价。
2205双相不锈钢的化学成分
        实验中用到的所有试样来自同一供货状态(冷拔/轧)下的2205双相不锈钢,它主要化学成分如表2-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Cr、Mo、Ni等元素是2205双相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这也是其耐腐蚀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其次含有Si、N等合金元素,其中C、S、P等元素含量极低。
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分析
        1.金相分析
        将2205双相不锈钢加工成的小片状试样后进行镶样,随后用200#、400#、600#、800#、1000#、3000#、5000#、7000#的水砂纸逐级打磨,然后在抛光机上抛光,除油吹干后用 Murukanmi 溶液进行化学侵蚀。温度为85℃,时间3~5min,侵蚀后迅速用清水冲洗干净,吹干后在XJG-05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貌,并拍摄记录。
        对试样进行镶嵌、打磨、抛光、侵蚀工序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如图2-1所示。由图2-1可以看出,2205双相不锈钢的组织为铁素体(α和奥氏体(γ)组织,且两相均勾相间分布,基本上没有其它析出相。说明该2205双相不锈钢避免了析出相的产生,这对其腐蚀性能来说是有益的。
        利用定量金相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对两相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定量计算时选取500倍较清晰的图片5张,然后求平均值,分析得出该2205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含量分别为49.2%和50.8%,两相的比例接近1 :1。
        2.XRD分析
        使用DX-2700SSC型X射线衍射仪(采用Cu阳极靶,扫描范围2θ在30°~90°,扫描步长0.03,工作电压为40kV,工作电流为30mA),对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物相的定性分析。
        图2-2表示2205双相不锈钢的XRD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双相不锈钢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铁素体α相在(110)、(200)及(211)晶面产生较强的衍射峰;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奥氏体γ相在(111)、(200)及(220)晶面产生较强的衍射峰,并没有明显的其它析出峰出现。这就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由铁素体和奥氏体相组成,并没有其它析出相或者析出相的含量比非常少的缘故,这与金相分析结果一致。

双相不锈钢·显微结构
        在退火条件下,许多加工后的双相不锈钢的显微结构中,在铁素体基体上含有40-50%的奥氏体,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是其基本物相。当其从高温幵始凝固时,首先会生成δ铁素体;在凝固结束时,根据材料组成成分的不同,会有不同比例的奥氏体生成。
        因此,对于铸件或得接材料来说,在退火后希望得到更多奥氏体,必须保证足够多的奥氏体来提供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奥氏体的含量因使用环境、合金成分以及热处理制度的不同而不同。
        此外,在双相不锈钢中还发现了其它的相,包括σ、χ、R、碳化物和氮化物等物相。这些相往往是有害相,可以通过等温热处理的方法来消除这些相。
        热处理制度对双相不锈钢的组织影响很大。在300~550℃温度范围内热处理,双相不锈钢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很低的延展性,把它叫做“475°C脆性”。
        这些区域的富Cr、Mo现象导致体心立方相的形成(如σ相和α'相)。由于Cr元素的存在,α'相颗粒很细小,这就降低了钢材的延展性和韧性。其原因是阻碍了滑移的运动,在脆化范围热处理能降低耐蚀性。存在的可能原因是Cr元素的消耗。
        在550℃~1000℃之间,双相不锈钢中发现碳化物和氮化物(如),在600~675℃温度范围内经过10~20小时热处理后,在一种双相不锈钢中发现了χ相、R相其中χ相与σ相一样是脆性相,并且都是我们想要避免的有害相。
双相不锈钢·力学性能
        将钢材按GB/T228-2002标准加工成如图2-3所示的试样。采用WDW-1000型万能实验机进行拉伸试验,另外选取同样状态下的试样,将试样表面打磨光滑,然后用HB-62.5硬度计检测材料的硬度,记录实验数据。以上每组实验釆用三个平行试样,最终结果为三组结果的平均值。
        强度测试
        2205双相不锈钢的拉伸曲线如图2-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2205双相不锈钢的抗拉强度为780MPa,且在屈服点附近没有明显的上下屈服点现象。以非比例延伸强度来替代屈服强度,通常取拉伸曲线上0.2%的应变值。从图中可以看出2205双相不锈钢的屈服强度为605MPa,通过拉伸前后测量得到断后延伸率为31.89%。由此可知,该钢的强度高,延伸率好,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NT80SS、L80等钢材的力学性能如表2-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2205双相不锈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以及延伸率均好于上述钢材。因此,2205双相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硬度测试
        经测试,2205双相不锈钢的硬度值如表2-3所示。NACE MR0175标准中推荐在酸性湿H2S环境中双相不锈钢的硬度极限为HRC36。从中可以看出该钢材的硬度值低于HRC36的SCC敏感性判据,符合NACE标准规定的硬度要求。因此,该钢的硬度值满足推荐要求。
双相不锈钢·小结
        双相不锈钢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它的主要特点是屈服强度可达400-550MPa,是普通不锈钢的2倍。因此可以节约用材,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在抗腐蚀方面,特别是介质环境比较恶劣(如海水,氯离子含量较高)的条件下,双相不锈钢的抗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及腐蚀疲劳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可以与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媲美。目前,双相不锈钢由于其特殊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设备、海水与废水处理设备、输油输气管线、造纸机械等工业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开云平台官方入口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开云平台官方入口 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开云平台官方入口 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开云平台官方入口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沙发
发表于 2016-6-25 08:02:4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板凳
发表于 2016-7-1 22:57: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解了
地板
发表于 2016-7-2 08:22:12 | 只看该作者
图片不显示呀?
5#
发表于 2016-7-4 21:06:13 | 只看该作者
讲的很透彻
6#
发表于 2016-12-11 20:4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学习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访问手机版

QQ|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开云平台官方入口 ( 鲁ICP备11007657号-3 )

GMT+8, 2024-11-24 15:18 , Processed in 0.03146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开云注册登录 .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