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平台官方入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快速登录

一步迅速开始

pdms培训&项目 数字化360网

美国在亚洲的石油扩张及对世界的影响初探

2014-10-1 13:35|发布者:helloshigy|查看:6101|评论: 0

摘要: 石油问题是影响美国全球战略和政策的重要因素。欲正确认识当今美国的石油利益和政策,有必要了解它的石油扩张史。本文仅对1860年至1960年美国在亚洲的石油扩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一、横越两洋抢占市场 ...

美国随之作出表示:海军委员会正在制定结束英一美海军对峙的协定;对英国在拉美的石油扩张采取更宽容的态度。从19227月始,美国集团与英国一波斯公司就让美国参加土耳其公司之事宜进行了长达6年的马拉松谈判,1928731日签署了著名的《红线协定》,取代了8年前的《圣雷莫协定》。

据此,英国一波斯、壳牌、法国三公司和美国集团各占23.75%,古尔本基安占5%的股份。美国集团的七个公司最后只剩下新泽西美孚和纽约美孚。这样,由五大公司组成的土耳其石油公司共同勘探和开发“红线区域”(埃及以东、波斯以西除科威特外的所有地方)的油源。两个美国公司成为该公司的成员,等于在西欧人组成的垄断公司里打进了一个楔子,是打开波斯湾地区油源之门的关键。

然而,1914年土耳其石油公司签订的协定中有一项“自我放弃”条款(selfdenyingprinciple)。条款规定:除埃及和科威特之外的所有阿拉伯地区的油源只能由土耳其石油公司集体开发。1928年英国一波斯公司仍坚持扩大了的土耳其石油公司的每个成员必须同意该条款。这意味着美国的两个公司必须受其约束。美国反对该条款,但无济于事。这种情况维持了18年。

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新泽西美孚和纽约美孚于1946年宣布不受该协定的约束。古尔本基安和法国公司将两公司告上英国法庭,两公司则坚持认为,《红线协定》“限制贸易”,故无法律效力。伊拉克石油公司(土耳其石油公司之新名称)的分裂使《红线协定》寿终正寝。美国公司摆脱了《红线协定》的限制,是门户开放政策的重大胜利。

美国学者斯托克承认:“在‘门户开放’的面具下,诸美国垄断公司以租让地(20世纪末才期满)的形式,在所有伊拉克实际的和潜在的石油生产中,得到了相当可观的份额。”美国的策略是:先通过签署《红线协定》而成为土耳其石油公司的一员,然后从内部发难,废除《红线协定》,使垄断油源的象征——土耳其石油公司土崩瓦解。

在伊拉克酣战的同时,美国诸公司也在紧锣密鼓地叩开其他油源之门。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受英国控制的沙特阿拉伯半岛上的油源之门均被打开:加州美孚和德士古共同占领了沙特的油源,海湾和英国一波斯合伙开发科威特的油源,科威特与沙特之间的“中间地带”成了“美国独立石油公司”和西太平洋石油公司的租让地,巴林的油源落入加州美孚和德士古之手。

二战前,美国人积极角逐伊朗的努力一再受挫。战后美国加强了对伊朗的渗透。伊朗成为杜鲁门四点援助计划的主要接受者。美国“海外咨询公司”为伊朗经济发展设计了蓝图。但此时伊朗民族意识觉醒,1951年对“英国~伊朗石油公司”(原英国一波斯公司)实行资产国有化。

英国阻止伊朗销售石油,伊朗出现经济和政治危机。美国中情局乘机颠覆了莫萨德克爱国政府,扶植起亲西方政权。美国诸石油公司与“英国石油公司”(原英国一伊朗石油公司)签订了《国际石油财团协定》,美方所占股份达40%。“伊朗的这一财团协定标志着美国五大石油巨头控制中东(主要是西亚)石油的顶点。”至此,西亚最后一扇紧闭的油门——伊朗门终于被打开。

30年代末,美国已控制了中东油源的42%,到50年代中期,又增添了伊朗油源的40%。美国政府从1921年始在东印度群岛加强对本国公司的支持。美孚要求荷兰政府批准它获得石油租让地,但无答复。辛克莱公司则要求得到重要油田占碑租让地的一部分。荷兰政府以向下院提交将占碑给予B.P.M.公司(壳牌的主要子公司)的议案相对抗。

于是美国国务院指示美驻荷大使“反对荷兰政府的占碑议案”。荷兰议会则通过议案,并由女王签字。对此,美国政府采取相应行动:经济上歧视在美国寻找租让地的荷兰壳牌公司;军事上美国舰队抵达巴达维亚。荷兰被迫让步。192712月新泽西美孚共获360000公顷租让地。因油源之门被打开,美国公司的产量迅速提高。1924年新泽西美孚的油产量只占该地总产量的5%,而B.P.M.公司则占95%。1939年,由于加州美孚和得克萨斯两公司也积极在该地活动,使美国公司的油产量占该地的28%。

二战后,美国诸公司重返印尼,并扩大了所控制的油源。到1957年美国公司共占印尼石油总产量的67%。由于美国公司的扩张,壳牌公司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1925年为95%,1940年为57%,1957年仅为23%。综上所述,1920年之前,波斯湾地区和印尼这两处亚洲的主要油源分别主要为英国和荷兰所控制。

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擎起了门户开放的法宝,以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手段击败了西欧国家的油源独占政策,打开了巴勒斯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林、科威特、伊朗和印尼的油源之门,并不断扩大对这些地区油源的占有份额。到30年代末,它已控制波斯湾地区油源的42%,占印尼原油生产总量的28%。到50年代,又增加了对伊朗油源40%的控制率,占印尼原油生产量的67%。

三、石油扩张的影响

美国对亚洲的石油扩张不仅对亚洲产油国和美国的经济、政治而且对全球国际关系和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1石油扩张密切了美亚经济关系,显著提升了亚洲在美国经济及其世界战略中的地位

3.1.1石油扩张为美亚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新商品

美国自建国伊始就将眼光投向亚洲市场。独立战争胜利的翌年即1784年,它的“中国皇后”号船就赴华贸易。虽然美国与亚洲通商的态度如此积极,但直到1870年,亚洲在其出口中的地位只占微不足道的1%。除了地理历史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提供不了亚洲所需的大宗产品。

美国从亚洲进口的产品包括茶、瓷器、丝绸、棉布和香料等,向东方出口的产品则有人参、海獭皮、海豹皮、檀香木及其他外国的天然产品,这些货品总是数量不够,并且不断开采使货源逐渐枯竭。于是美商努力寻找新的“货源”,19世纪上半期将土耳其鸦片走私到中国,将美国棉织品运往亚洲。

但中国鸦片市场为英商垄断,美商的走私只相当中国鸦片总量的110。刚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纺织品风靡全亚,进入亚洲的美国纺织品数量有限。石油的发现对于美亚经济关系发展的意义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会过头。此点往往被历史学者忽视。煤油作为灯油取代鲸鱼油、植物油和蜡烛,使照明史上发生了一次小小的革命,煤油赢得了广大的亚洲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石油成为不可或缺的工业燃料,一战后又成了宝贵的战略物资!这意味着亚洲市场成倍的扩大。就货源而言,美国控制着大量石油,它本身就是最大的产油国,而且还控制了拉美石油的大部分,拥有西亚油田的近1/2。亚洲求供关系中,前者是个巨大、永久的需求市场,而美国具有足够、持久的供应能力。可见,石油扩张的后果之一是使亚洲作为巨大的石油消费市场而在美国经济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3.1.2石油扩张使美国控制了亚洲的油田——世界战略资源的主要部分

美国虽是产油大国,但也是石油消费第一大国。从1948年起它成为石油纯进口国,相当一部分石油来自亚洲,这就是说亚洲油的供应,关系到美国民用军用机器的运转。它还能以控制亚洲油源为手段,限制其工业竞争对手和交战敌手的石油获取,置之于不利地位。因此石油扩张大大提高了亚洲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总之,美国的石油扩张使亚洲成了它庞大的石油市场和储藏库,成为其经济发展、军备建设和全球战略推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地区,该地区甚至直接影美国全球战略的制定。石油扩张对美亚关系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3.2世界石油扩张导致美国与英荷法在石油利益上的协调与合作

美国的石油扩张不仅没有导致它与英荷法之间关系的恶化,反而使它们的关系更加融洽。一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因争夺世界霸权,美国与欧洲盟国、尤其与英国在财政、军备和商业上的矛盾都十分尖锐。威尔逊总统指出:“我担心,在竞争方法上,大不列颠将像德国多年之所为一样,具有很大的商业残暴性。”

在此情况下,油源之争提上了日程。美国石油商面临国内外需求急剧增长的诱人前景,但又痛苦地觉察到其石油霸权面临威胁:到1919年曾占世界石油生产不到5%的英国的公司却得到了世界石油蕴藏量的一半以上;壳牌、英国一波斯已成为美孚集团的真正挑战者;英、荷不让美孚染指波斯湾地区和东印度群岛的油源。西方学者丹尼甚至预计美英可能为石油开战。美国打着门户开放的旗号对英荷等在亚洲的石油领地进行大举扩张,其结果不是双方关系的恶化或战争,而是两者利益的协调和磨合。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3.2.1一战后美国与英法等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颠倒性的变化,英法等无法阻止比自己强大的美国在其亚洲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

经济上,美国由欧洲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1914年欠欧洲人约40亿美元,1919年欧洲人反欠美国约100亿美元,世界金融中心从伦敦移到了纽约。

军事上,美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商业上,美国认为它对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因此世界商业主宰地位非它莫属。经营有方、实力雄厚的美国石油公司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欧洲人在亚洲的石油资源。

面对这样一个强大而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是对抗还是妥协呢?英国最后采纳了古尔本基安的建议。古氏劝英国副外交大臣威廉舠勒尔说:对于欧洲公司而言,与其与美国人竞争石油租让地使自己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支配地位受到威胁,不如承认美国石油业主为开发石油的伙伴。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扫码访问手机版

QQ|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开云平台官方入口(ICP11007657-3)

GMT+8, 2024-2-27 20:38, Processed in 0.01811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开云注册登录 .

Baidu
map